村屋買賣5大陷阱
村屋買賣的程序不外乎是揀地段、位置、面積、座向,然後簽約、申請按揭、收樓和供樓,交易流程明明與私樓相似,為何這麼多人怕買村屋會中伏?有甚麼需要注意? 事實上,村屋的建築管制與市區樓宇不同,交易過程常會涉及丁權及批地文件,加上業權、路權欠清晰,僭建問題多,成交量參差,種種因素令銀行經常對村屋估價不足。連銀行也怕承擔風險,何況是沒有買賣村屋經驗的買家? 為此,千居整合了買賣村屋常見的5大陷阱,助讀者購買前做足準備,同時建議買家入市前先諮詢律師測量師及代理的意見,保障自己的權益。 立即跳往:陷阱1:村屋涉及僭建 | 陷阱2:村屋的花園或天台未入契 | 陷阱3:銀行不為丁屋樓花提供按揭 | 陷阱4:村屋涉及道路使用權 | 陷阱 5:轉售或須補地價 | 常見問題 陷阱1:村屋涉及僭建 村屋僭建問題一向嚴重,最常見的僭建物有天台建玻璃屋和密封露台,但其實門外築鐵網、有蓋車位,甚至室內樓梯,也有可能是違例建築。 若村屋涉及僭建命令 (釘契的一種),則要先處理好清拆事宜,例如在指定期限內還原建築物,為物業解除釘契,才可繼續交易。 自保方法: 為避免買入釘契樓,可透過田土廳查冊查看村屋是否有建築物頒令,及是否已被解除。受委託的地產代理及律師,亦有責任查證並告知準買家,物業是否有任何產權負擔。 如村屋涉及僭建令,但雙方仍想進行交易,便要在臨時買賣合約中列明誰來處理清拆及復原工程及承擔費用。 陷阱2:村屋的花園或天台未入契 村屋主要分為舊屋地及新屋地,舊屋地樓齡高,沒有特定建築標準;新屋地統稱丁屋,是受歡迎的村屋類別,有指定的建築標準,如限定三層高,每層面積700方呎等,購買時可選地下層、中層或頂樓層。 然而,連地下層出售的花園,或連頂樓出售的天台,不一定納入地契範圍,沒入契會衍生業權問題,買了未必能使用,甚至有可能變成非法佔用政府土地,被追收地租或被收回土地使用權。 自保方法: 建議由專業人土例如由律師及認可土地測量師查核批地文件,評定花園或天台是否入契,可否連同物業一起出售。由於同一土地或有多份註冊文件,單憑查冊未必足夠釐清業權,所以最好委託專業人土處理。 【最新樓盤】搜尋所有村屋盤 → 陷阱3:銀行不為丁屋樓花提供按揭 丁屋樓花即興建中的丁屋,因未取得滿意紙 (亦稱完工證),所以未能透過補地價轉讓。未補地價的丁屋沒有業權,買了也不受法律保障,遇上工程爛尾或貨不對辦投拆無門。從銀行角度,丁屋樓花存在風險,因此不提供按揭,亦不能申請按保。 自保方法: 除非你不用申請按揭並願意承擔買樓花風險,否則最好是購買現成村屋,例如已取得滿意紙及已補地價的丁屋,可從查冊看到有關的註冊摘要紀錄。 買現成丁屋,另一好處是可申請村屋按揭,銀行對村屋的按揭審批標準與私樓相近,買家亦可申請按揭保險,$1,000 萬元以下樓價的按揭成數上限為 85%,較私樓的 9 成按揭上限低一些。一般而言,較新、管理較完善 (例如屋苑式) 的丁屋現樓項目,可取得較貼近私樓的高按揭成數。 陷阱4:村屋涉及道路使用權 買村屋除了要了解村屋本身,還要兼顧周邊道路的使用權,道路由私人或官方擁有並不罕見。如屬官地,有可能被限制使用;如屬私人道路,則有可能需要付過路費。 自保方法: 因涉及批地文件及樓契內容,建議委託律師及認可土地測量師查核。 陷阱 5:轉售或須補地價 有別於舊屋地並無限制買賣條款,丁屋在轉售時或須補回地價。在政府認可官地興建的丁屋,無論任何時候轉售均須補地價;在私人農地上興建的丁屋,落成5年內轉售須補地價,5年後可自由轉讓而毋須補地價。 自保方法: 認清所屬的村屋類型,丁屋有既定的建築標準 (3層高、每層700方呎、高度不超過 8.23米等),轉售時要申請滿意紙,需要補地價,但不等於不可取。相對於舊屋地,丁屋樓齡新,規劃完善,銀行估價較高,因此較多人選擇。 丁屋類別 新批地 (NEW GRANT … Continue reading "購買村花須知 | 一文看清"
2025 年 2 月 21 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