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居Spacious
1,000+ 個評分
安裝

何謂鹹水樓?鹹水樓風險你要知

租買攻略 | 2024 年 5 月 7 日

鹹水樓是六十年代的產物,指樓宇建造時以海水混合混凝土興建,由於海水中含有鹽分,鹽分會造成建築結構中鋼筋的腐蝕,影響樓宇結構安全。主要集中出現在公屋屋邨的樓宇結構,大部分的鹹水樓在八十年代初已被揭發,並且進行清拆及重建的工程,但仍有部分當年的鹹水樓未被拆掉,或者只進行簡單修補工程,成為今天的危樓。千居今日就為你解開鹹水樓的謎底,還有對於住進鹹水樓的忠告!

想緊貼樓市動向,立即追蹤千居 FacebookInstagram 專頁(@spacious.hk),掌握最新地產資訊。



立即跳往:鹹水樓的由來 問題揭發 鹹水樓風險常見問題



近期更新

  • 差估署每月公布住宅樓宇買賣合約數據,2023年 12 月份住宅買賣合約總數共 2,929 宗,較 11 月份的 2,554 宗,減少 375 宗,按月上升 14.6 %。(2024年 2月)

鹹水樓的由來

淡水供應不足

六十年代香港曾經歷過一段淡水供應不足的時期,由於水塘總容量不足以應付人口需求,加上當時全年降雨量下降,所以供水量非常緊張,於是政府開始實施制水措施,限制市民的用量。一般而言,建築石屎需要用無雜質食用淡水調製,但是由於當時淡水供應有限,所以許多新興樓宇都唯有以海水取代淡水混和石屎。

成本利益問題

除了淡水實際供應問題,當年的建築規管沒有現今的嚴格,許多承建商為了降低成本,於是偷工減料,採用成本價較低的海水作為水泥。


鹹水樓由來
六十年代制水時期(圖片來源:當代中國)

【本週推介】搜尋全港最新上車盤 →



問題揭發

二十六座公共屋邨醜聞

直至1980年代,才被揭發香港公共屋邨存在許多結構問題,有二十六座公共房屋因安全標準過低,而有即時倒塌的風險,當中不少都屬於鹹水樓。

當時首棟被揭發有問題的公屋是葵涌葵芳邨,第五座和第六座樓宇只有八年樓齡,但是已經出現混凝土剝落情況,經檢驗後才發現源頭是建築過程偷工減料,居民隨即被搬遷至荃灣大窩樓邨暫住。事件引起廉政公署調查,其後陸續發現有更多公共房屋出現結構問題。

是次事件牽連的居民甚多,許多人需要遷出並到其他臨時房屋區暫住,否則居民繼續住下去,隨時有可能被大樓塌下取掉性命!


【入市趁早】即睇今期千居精選筍盤 →



鹹水樓風險:倒塌

馬頭圍道倒塌事件

2010年時,紅磡馬頭圍道的一座唐樓倒塌,屬於六十年代遺留的鹹水樓,事件釀成四死兩傷,震驚公眾。即使沒有地震,或受到外來重物擊中,樓宇忽然之間就倒下了。因為本身鹹水樓容易致使樓層的鋼筋外露、侵蝕樓宇結構,外牆和天花早已出現長又深的裂縫,石屎時常掉落,增加倒塌的機會。


鹹水樓倒塌事件
馬頭圍道倒塌事件(圖片來源:星島日報)

擔心樓宇安全的建議

假如你正在受鹹水樓的威脅困擾,可能你是租戶、或者業主,甚至準備搬入或購入鹹水樓,建議你必須要三思而行,一旦樓宇倒塌,牽及的是性命安危。

香港現時的《建築物條例》也有針對樓宇結構損壞的情況,例如勘測令,可以有權要求業主/法團對有早期損毀的樓宇,聘請專業人士進行勘測,然後向屋宇署交代損壞部分、成因及程度,並提交補救和維修方案。另外,修葺令亦可要求業主/法團對有嚴重損壞情況的樓宇,立即進行修葺工程,並需要取得屋宇署的認可及達到指定標準。

如果你正面對自己居住樓宇的結構安全問題,或有任何疑慮,可以先向業主/法團反映,要求他們聘請專業人士檢查並進行維修。如果業主/法團沒有採取任何行動,你也可以直接向屋宇署舉報,表面樓宇安全出現問題,要求屋宇署派人調查及跟進。

此外,你也可以向區議員反映,促請區議員向屋宇署申請檢查,一旦屋宇署確定樓宇結構未達標準,政府將會撥款進行翻新甚至重建工程。


樓宇安全問題確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話題,住屋是人最基本的需求,必需要保障大眾的住屋安全,如果想知道更多樓盤選擇,即上千居搜尋各區筍盤


【租屋精選】搜尋全港各區租盤 →



常見問題

為什麼不是所有鹹水樓都被清拆?

某些地區的重建誘因不大,所以政府以翻新或維修形式進行修補,以降低開支。

如何得知樓宇屬於鹹水樓?

一般而言需要專業人士的判斷,根據樓宇含鹽量、是否存有鹽結晶體等,才可以斷定樓宇是否屬於鹹水樓。

現存鹹水樓還沒出現表面損毀代表沒有問題嗎?

鹹水樓的興建過程摻和了海水成分,鹽分會隨著時間流逝慢慢加速鋼筋腐蝕,即使現在外表沒有問題,不代表之後不會出現明顯損壞。



推薦文章

【安坐家中】網上搵樓6大訣竅 助你執筍盤

租買攻略 | 2024 年 5 月 9 日

【租金扣稅 2024】申請資格、扣稅金額、注意事項

租買攻略 | 2024 年 6 月 1 日

【車位租約範本】流程教學、條款內容、注意事項

租買攻略 | 2024 年 5 月 27 日

訂閱網誌

接收最新的樓市動態和見解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