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樓人士於銀行承造按揭時,常聽到要為單位購買火險,火險到底是甚麼?是否一定要買?買了以後可得到哪些保障?投保額與保費又需要多少?以上一連串疑問,等千居逐一為你解答。
想緊貼樓市動向,立即追蹤千居 Facebook 及 Instagram 專頁 (@spacious.hk),掌握最新地產資訊。
立即跳至:火險種類|火險誰來買|火險 v.s. 家居保險|保費計法|火險賠償|常見問題
火險種類
「火險」全稱為「樓宇結構保險」,主要針對事故起因作出賠償,可保障物業因火災、颱風、水災、暴雨、山泥傾瀉、塌屋等災害對樓宇結構,如牆身、地板、天花、門窗等造成的損毀和損失。
當買家向銀行申請按揭時,銀行會要求業主為物業購入火險,作為放貸條件,而受益人會是放貸銀行,而非業主。視乎保障範圍,火險可再細分為「火災保險」及「樓宇全保險」,當中可再選擇「結構」(Structure) 保障或「室內財物」(Context) 保障。
保障範圍
火災保險
有指定的保障範圍,範圍以外不受保障。
樓宇全保險
除了豁免條款項目以外,可提供全面的天災或人為損壞保障,保費一般較貴。
「結構」(Structure) 保障
保障基本結構,如四面牆、天花、地下的保險等。
「室內財物」(Context) 保障
除了樓宇結構,同時保障室內財物。
一般而言,銀行需確保按揭物業不幸遇到災害時,仍可有足夠賠償,回復物業原貌,所以最基本是購買「火險」及「結構」保險。值得留意,如果單位本身尚未有火險,部分銀行會向按揭客戶送贈半年至一年火險計劃,此等銀行送贈的火險計劃大多會自動續保。
火險誰來買
部分樓齡較新的大型屋苑,以及由房委會或房協興建的居屋及公屋,均會為大廈投保簡稱「統保」(Master Policy)的統保保險。
統保即是一份的集體火險單,由大廈管理處投保,保障屋苑內公共範圍的樓宇結構安全。保費從每月管理費中攤分收取。
屋苑已有提供 Master Policy 的話,業主只須向銀行出示副本證明(部分銀行更備有全港有 Master Policy 的大廈名單,業主不用提供證明),便毋須自行投保銀行火險,以免雙重投保。
屋苑內所有住戶均有權按保單條款申索賠償,由於保險公司會參考屋苑過往索償紀錄以決定保費,申索過後保費有機會增加,管理費便更貴。
火險 v.s. 家居保險
火險一般只保障單位結構部分,即牆身、天花、地板、喉管等,雖然部分火險亦可涵蓋家居財物(如傢俬、家電等),但保障範圍未必比得上獨立購買的家居保險。舉例,家居保險計劃能為意外造成的家居財物損失提供保障。
雖然兩者同為保險產品,但不同於火險,銀行不會要求按揭申請人為物業購買家居保險。至於家居保險,則適用於業主和租客,保障個人財產及法律責任。
保費計法
物業重建價值
如果物業已供完按揭,火險保費則根據物業重建價值計算。保險公司就物業地點、四周環境、建築面積等條件,評定物業的重建價值。
其後每年續保的話,除保費外,業主須另外繳付估價費及手續費。如保險公司為物業重新評估重建價值,保費亦會有所調整。
原貸款額
假如原按揭批出 $300 萬貸款,物業的投保額就是 $300 萬。火險保費率視乎火險計劃保障範圍及物業條件,一般低於投保額的 0.15%。按揭額為 $300 萬的物業,火險保費即是 $4,500。其後每年續保的話,保費會根據未供貸款額而定,換句話說,保費應逐年下降。
按揭貸款餘額
即以尚餘貸款額計算,意味著隨時間過去,保費會逐步減少,但有可能出現保額不足情況,萬一單位遇上災害,保險公司未必賠足重建價值。
賠償實報實銷 以投保額為上限
火險的賠償原則是受保人所獲賠償不能高於損失的價值,保險公司會以「實報實銷」的形式作出賠償,意思即是如果物業因意外而需重建或維修樓宇結構,賠償額就以重建費用或維修費用為基準。
另外,火險賠償以投保額為上限,由於投保額逐年下降,火險最高賠償額便隨著樓齡增加而減少。
在比較不同火險計劃時,不應只著重保障額或保費,慎防賠償不足。同樣地,搵樓亦不要只著眼於樓價,單位開則、設計、層數、周邊環境等因素,亦要一併考慮。即上千居搜尋各區心水靚盤。
常見問題
火險是否必須由單位業主購買?
視乎大廈本身有沒有「統保」保險(Master Policy),相等於一份集體火險保單,為屋苑內所有樓宇及設施提供保障。
已供完按揭物業,還需要買火險嗎?
若已供完按揭物業,受到天災或人為破壞,業主而非銀行,可從火險中得到保障。
火險可否保障商住大廈?
投保火險只適用於純住宅物業,不可作商業用途。
租客需要購買火險嗎?
火險保障樓宇結構為主,只有業主才合資格購買。